第217章 四路攻法-《世界江山一统志》


    第(3/3)页

    乌重胤认为,两路军一路打过来,折损不少,身边只剩三个扶桑团,总共加起来才五万多人,只有法军的三分之一,不能贸然开战。

    格里乌斯也清楚唐军枪炮的厉害,知道如果强闯过去,肯定要遭到唐军火力的猛烈阻击,会损失惨重,所以也不敢轻举妄动。

    就这样,两军在博克讷姆(汉诺威以南)一带对峙,谁也不敢先动手,都在等着时局的变化,寻找合适动手的机会。

    就在此时,第五路军在安特卫普顺利登陆,一路向东攻去。安特卫普离法兰克的国都亚琛不远,法兰克在亚琛及其周围地区总兵力不到五万。

    路易王这时候着急了,一边组织兵力阻挡第五路军,一边急令格里乌斯大军西进,回去保卫亚琛。

    格里乌斯和洛泰尔感到事态的严重性,立即拔营向西进发。乌重胤发现法军突然向西运动,判断第五路军得手了,坚决不能让格里乌斯所部回援,给第五路军拿下亚琛创造有利条件。

    当时,第一、二路军都是以骑兵为主,在萨克森森林战役中,第一路军被迫杀了很多战马,但是第二路军的战马损失不多,经过后来补充一些,目前一、二路军约有一半骑兵、一半步兵。

    乌重胤决定,利用法军急于西进的情况,争取打一场预有准备的运动战、伏击战,争取一战击败这股法军,为死去的唐军将士报仇。

    乌重胤令谢长林带领所有骑兵向西机动,拖住格里乌斯所部,自己率领所有步兵、炮兵和辎重部队西进,寻找合适的伏击战场,争取一战击败格里乌斯大军。

    为了防止谢长林冲动,乌重胤专门派出自己的副将魏安正跟随谢长林行动,强调就是拖住格里乌斯所部,不要硬拼,自己到达合适的伏击地点后,会通知他们,到时将这股法军引到预定地点即可。

    谢长林知道此役重大,承诺按照乌重胤的安排,只是袭扰、拖住格里乌斯所部,不会硬堵、硬拼。

    两支部队分好工以后,就开始各自行动,谢长林率领两万多骑兵,朝着西北方向疾驰而去,乌重胤则率领其余兵力向正西方进军。

    格里乌斯率部向西进发不久,谢长林就带着骑兵追过来,远远地对着法军不断射击,如果法军停下来反击,谢长林就率军逃走,如果法军继续前进,谢长林就率军过来继续射击。

    唐军的骑兵机动性好,火枪射程又比弓箭远,格里乌斯拿这股唐军毫无办法,只能打一阵走一阵,速度被减慢了很多。

    乌重胤利用谢长林迟滞法军的机会,率军赶到比勒费尔德(汉诺威西南),乌重胤认为,此处是一个较大的城市,是多条道路的交汇点,也是格里乌斯所部最有可能的经过方向,决定在此处以东选择合适的设伏地点,然后通知谢长林将法军引过来。

    谢长林发现格里乌斯所部并没有走往比勒费尔德方向的那条路,而是有些偏南,于是将骑兵全部集中在法军的西南侧,不断在南边袭击法军。

    格里乌斯被谢长林的骑兵惹火了,派出部队采取迂回阵型,企图包围住一些唐军消灭掉。谢长林发现的早,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跳出包围圈,逃远了一些。

    格里乌斯击退谢长林所部后,改走靠北的路线,防止继续被唐军袭扰。

    谢长林发现法军已经走上预设的道路,就佯装被法军打怕了,不再袭扰法军,而是按照乌重胤的安排,尾随在法军后面,保持一段距离,监视法军的行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