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 在王如是的一句话下,围观众人,纷纷猜测起身穿大衣的老爷子的身份。 一时间,众说纷纭。 很快,一种最具备可信度的说法传递开来: 这位老者,和当年一气武馆挑战失败被处死的那位亲传弟子很是相像。 有人翻出了当年的报道,想和老爷子的样貌对照,但是老爷子已经走的很高了,看不真切,只能根据记忆对比。 “等会儿……这报道上说那位亲传弟子败在第十七家武馆,他败在了谁的手下?” 有人问道。 “好,好像就是王宗师!” 有人翻开报道。 …… “轰隆隆!!!” 刚刚就已经积云密布的天空中,忽然响起了雷声,豆大的雨点,飘然落下。 “……” 老爷子面不改色。 当年,他就是败在了对面这个身着黄色长袍的男人手中。 那是一次彻底改写了他命运的交手。 若是他赢了,会是怎么样他不清楚,可能会倒在最后一家武馆,也可能赢下所有武馆“功成名就”。 但他知道如果输了会怎么样。 好像也就还好。 是的,也就还好。 他庆幸自己还能这样对自己说。 六十年的人生里,前十年给了爸妈,后面三十年给了师门,最后这不到二十年他给了自己。 雨点落在了他的脸上,打湿了他的长发和大衣。 他脱掉了军大衣,小心迭好,而后望向对面的王如是,拿出了腰间的单锋剑。 这是他唯一的一件一直带在身上的兵刃。 这一举动立刻被周围的人发现了: “换了,上个落败的肖大师用的是朴刀,这刘福没有继续用朴刀!” “他上次败在王宗师手下时用的什么?” “好像就是朴刀!” “那肯定是落败之后觉得是兵刃之过,这么多年过去,找到破解之法了!” 有人开口道。 但这番言论立刻遭到反驳。 “你知道当年王宗师赢他用的什么吗?腰刀!” “腰刀?!” 这话一出,引起不少不了解当年那一战之人的惊呼。 俗话说,兵刃一寸长一寸强。 指的是在灵活度相差不多,又不是贴身肉搏的情况下,双方交手,兵刃越长的便越占据主动。 而和朴刀相比,腰刀要短上一截。 若是交手双方水准相似,朴刀,也不一定比腰刀在灵活度上要弱。 可以说,朴刀天然克制腰刀! “所以当年这一战被人诟病!占了兵刃的便宜却以惨败收场,说到底,还是基本功不到家!” 有了解当年状况的人开口。 “那就放心了,心魔难破,估计这一战,他还是会倒在这。” “这就是命啊。” 一时间,围观众人中响起了一股为王如是加油的浪潮,不少人期待着这位王宗师和当年一样,手刃了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挑战者。 特别是如今的老爷子还多了一层被第三湖府淘汰之人的身份。 “边流县,罗笙门下,刘福。” 老爷子右脚和左脚一挡一横,摆好了架势。 两人遥遥对立。 这次先动的是老爷子。 右手前探,三指反握剑,两指向前,抹向王如是的双眼。 面对这招先发的金丝抹眉,王如是面色平静,背在身后的双手探出,却不是什么腰刀,而是一对诡异兵刃,双刃冲内,形似月牙,在手中开合交织,一阴一阳,状似鸳鸯。 “子午鸳鸯钺!” 有人认出了兵刃的名字,这对兵刃相比于大多数兵刃而言,练习难度极大,往往伤人前先伤己。 可一旦练成,便往往能占据主动。 双手刃对双手刃,这局是真好看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