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铜雀台(8)-《史书三国传》


    第(3/3)页

    在场的人几乎都被他感动了,有的官员也抹起了眼泪,曹操鼻子一酸。

    “丞相,二公子还真是孝顺,你看,都哭成这样了。”程昱在旁小声道。

    曹操放下曹冲,上了战马,把手一挥,“将士们,我们走!”

    曹操率军到达许都,并没有急着往南开进,而是令军队开赴到许都南郊屯扎,自己则回到许都的府邸。曹操虽然将家眷都迁往许都,但府邸却没有空着,曹操安置了家仆在府邸内住着,平常就是打扫打扫房舍庭院,一来看家护院,二来给他搜集情报。

    曹操到了府上,即将便令人找来郗虑,在上次他离开许都时曾嘱咐郗虑要好好搜集一下孔融的罪证,这次回许都,他第一个办的事就是杀掉孔融。

    郗虑并没有让他失望,他还真就找到了孔融的“罪证”。

    郗虑对曹操道,“丞相,尚书郎路粹向我揭发孔融私通孙权,有造反的迹象,并且路粹还揭发孔融说过大逆不道的话。”

    “哦,快快讲来。”“路粹指证孔融与弥衡交谈时曾说,父与子有何亲情,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

    “这真是大逆不道,如此之人如不杀恐遭天下怨言!好,郗虑,你快去把路粹找来,让他写好奏折,明日上朝,参奏孔融。”

    “好,我马上去。”“且慢,明日上朝我保你为御史大夫之职,先拿孔融开刀。”

    “多谢承相。”郗虑十分惊喜。

    御史大夫是何职?这可是个大官,权力极大,仅次于丞相,御史大夫的工作是监督和弹劾包括丞相在内的所有官员。

    次日早朝,百官朝贺已毕,曹操出班表奏,“皇上,侍中郗虑一向忠于职守、恪尽职能,严以律事、秉公执法,故臣保举郗虑为御史大夫之职,请皇上恩准。”

    “准奏,郗虑听旨。”曹操保举的人,献帝哪敢不从,当即下旨,升郗虑为御史大夫。

    郗虑拜谢过之后,还未退下,尚书郎路粹出班奏道,“皇上,臣路粹有本弹劾少府孔融。”

    孔融大惊,睁大眼睛看着郗虑。

    “讲。”献帝道。

    路粹道,“少府孔融,在任北海相期间,招兵买马,图谋不轨,他说,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今天下大乱,有天下者,何必藏金刀。现孔融还与孙权勾结,往来书信,亦为不忠,另外,孔融曾与弥衡交谈,说父与子有何亲情,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为寄物缻中,出则离矣。此乃大逆不道之言,请皇上明查。”

    孔融大惊道,“皇上,这是诬陷,这是诬陷!”

    献帝也不相信,但有人指证不得不查,正好郗虑刚任御史大夫,便下令郗虑查办。

    郗虑应命,“来人,将孔融押入大牢,严加审问。”

    “冤枉啊,冤枉啊!”孔融在一片叫喊声中被拉了下去。

    过了两天,郗虑拿着孔融的招供书来到丞相府,“丞相,孔融已招供,请您过目。”

    “不看了,拉出去砍了。”

    “是。丞相,他的家人怎么办?据说,还有两个不满十岁的孩子。”

    “孩子先放一放,其余全斩。”

    孔融就这样被斩了,除了留下两个孩子之外,其余全被斩首。

    郗虑来回报曹操,曹操问,“他两个孩子有何反应?”

    郗虑道,“我听闻他的儿子在听到孔融一家被揖拿后有人劝他逃走,他却说,覆巢焉有完卵,表现的很镇静。”

    曹操想了一会,道,“小小孩儿竟有如此志气,长大后必会寻机报仇,留着也是祸患,一块斩了。”

    郗虑领令而去。

    孔融的小儿子和小女儿当时寄养在别人家里,家主人知道曹操要杀他们俩很是伤心,便煮了一锅肉汤,让他们兄妹吃,刽子手按刀在旁看着。

    妹妹毫无食欲,见哥哥吃得挺香,便道,“哥哥,我们都是快死之人了,你怎么吃的还这么香?”

    哥哥听罢大哭。

    妹妹道,“哥哥,如果人死了还能见到父母,我们宁愿去死。”

    说罢,将头颈往前伸去,对刽子手道,“来吧,你们砍吧……”

    ……

    孔融一家人被杀后人民无不叹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