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曹操平定冀州(6)-《史书三国传》
第(3/3)页
献帝坐在永安殿门前的走廊内,转头向东仰望着东方天边刚刚升起的太阳,思绪万千。
若在以前,此刻正是上早朝的时候,群臣拜首,山呼万岁,声音响彻永安殿大殿。可是现在,朝臣大多都被曹操调至邺城,许都城内只留下了寥寥数名官员,那还多是曹操的心腹,现在朝庭内无事可做,献帝也懒得上朝,已有一段时间不早朝了,今天献帝感到了郁闷,便召令光禄勋郗虑和少府孔融前来闲谈聊天。
郗虑奉旨到邺城拜封曹操为冀州牧兼大将军之职刚刚回来,献帝也是想与他走的近一些便于多了解一下曹操的情况。
郗虑也是曹操推荐的,并且官职一路攀升,由侍臣进侍中,又由侍中进光禄勋,可见曹操十分重意他,如果能和他多走动一下,或许对自己有利。
不多时,郗虑与孔融来到。
郗虑与孔融行过君臣礼,献帝赐坐,两人便坐在献帝的身旁。
献帝轻轻叹了一口气,道,“军政大臣们都北上邺城,朝中少了政务之事,我倒轻松了许多,还是曹公有眼力啊。”
郗虑道,“皇上,曹公这也是为国事着想,皇上不必多虑。”
孔融道,“这世间我最讨厌是那些阿谀奉承之人。”
郗虑瞅了他一眼。
献帝道,“孔融,你看郗虑有什么特长?”
孔融道,“他师出大学士郑玄之门,他知道天下大道,但绝对不能给他以大权。”
“哦,”献帝看了一下郗虑。
郗虑大为生气,反驳道,“皇上,孔融曾当过北海国的国相,政事松蔬,人民离散,他更不适合掌握大权啊!”
“皇上,郗虑一向阿谀奉承,忠奸不分,这样的人他就不适合任光禄勋之职!”孔融道。
郗虑站起身来怒道,“皇上,孔融狂傲自大,对国家政事毫无主见,他更不胜任少府之职!”
献帝见两个人忽然争吵起来,不耐烦了,道,“好了好了,二位不要争吵了,二位且回吧。”
“哼!”“哼!”两人不服气地相互瞪了瞪眼。
说罢,献帝起身回宫。
郗虑与孔融争吵着也离开了。
献帝回宫后恐二人生隙,便下发文书让二人和解,但从此,郗虑便记恨下孔融了。
邺城。五月初,探马来报说袁谭起兵反叛,趁曹操攻打邺城之时先后攻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等地,又向退守中山的袁尚发动攻击,袁尚败走故安,投靠了袁熙,袁谭吞并袁尚部众,屯龙凑,曹操听闻大怒,即刻将袁谭的女儿(儿子曹整的媳妇)召来,袁氏惊恐不定,问道,“父亲召儿媳来有何事?”
曹操怒道,“休叫我父亲!你父袁谭做的好事!”
袁氏惊问道,“我父怎么了?”
曹操训斥道,“汝父归降于我,我任命他为青州刺史,不想他又反叛,连下我甘陵等数座城池,你与我儿的婚约也到此为止吧!来人,将袁谭的女儿送回到袁谭处。”
此刻,曹整急急地赶来,向曹操求情道,“父亲,袁谭有罪,与袁氏无关,请父亲不要加罪于袁氏。”
“哼,有其父就有其女,来人,给我将袁氏送回!”
“父亲!”
“勿要再言!”曹操怒视了曹整一眼,曹整吓得不敢再言,眼睁睁地望着妻子被兵士强行拉走。
此时,荀攸走了进来,冲曹操施礼道,“主公,牵招来投。”
曹操目光猛然一亮,“牵招来投?快请!”
不一会,牵招来到,冲曹操深施一礼,道,“牵招见过曹公。”
“牵招,你怎么这么晚才来呢?我早就对你有所思盼了,来来来,快请坐,请坐。”曹操拉住牵招的手,将他让至上座,牵招不敢,就一旁落坐。
牵招道,“今我来投奔曹公,想为曹公尽一点微薄之力,还望曹公收纳。”
曹操笑道,“你来我求之不得,牵招,你这是从何处而来啊?”
牵招道,“曹公在攻打邺城时,袁尚便派我去并州督办军粮,我还没等回来,邺城已破,袁尚逃亡,我便劝高干将袁尚接到并州,我跟高干说,并州左有恒山之险,右有大河可以固守,北面又有强大胡人,如果将袁尚接来,我们足可以稳固实力东山再起,可高干不听反而想要害我,我这才逃出来投曹公。”
曹操点头,“你这一计谋若高干听用则袁尚不可破矣,牵招,现并州还有多少人马?”
“五万有余。”
“嗯,”曹操思虑了一下,道,“好,牵招,你就先在我军中先任别驾从事吧,你看怎样?”
牵招拱手道,“谢曹公。”
牵招走后,曹操便传令三军将领升帐,亲率大军前往龙凑征讨袁谭。
再说曹操派使者送袁谭女儿回到龙凑,袁谭大惊,知道自己惹恼了曹操,曹操在不久将会发兵来攻,现在就凭自己的这点兵力怎么可能抵挡得住曹操的大军呢?
袁谭现在开始后悔了,后悔不该攻取甘陵、河间等地,这些虽然都是冀州之地,可毕竟曹操已经将它们都攻下,曹操岂会善罢干休?
郭图见袁谭眉头紧锁在大厅内唉声叹气,便道,“主公何必忧虑,我有一计可退曹操十万大军。”
袁谭喜道,“哦,快快讲来。”
郭图道,“主公难道忘了我们北面柳城有乌桓峭王苏仆延、踏顿了么?”
袁谭沉思了会,道,“我怎么会忘,可我们现在正是落魄之时,乌桓峭王怎么会帮助我们呢。”
郭图道,“乌桓峭王虽是左右摇摆不定之人,可此人一向看重钱物,况且,他的王位也是先主公袁绍所封,先主公在世时对他一向不薄,我想,只要我们对其施以厚礼,乌桓峭王一定会出兵帮助我们的。”
袁谭道,“那好,那就有劳将军亲自去一趟,带上厚礼,请求峭王发兵相助。”
郭图应命。事不迟疑,郭图当天起程,带上三千两黄金及锦缎数百匹前往柳城,见过峭王,峭王见了丰厚的礼品喜出望外,答应了郭图,准备起五千骑兵前去救援袁谭。
郭图回到龙凑,向袁谭禀报,袁谭大喜,即刻招兵买马,扩充兵力,积极备战,龙凑的情况早有探报回报曹操,曹操听后大惊。
刚才曹操和荀攸、郭嘉谈笑风声地说着话,细作的这一回报让曹操顿时脸色阴沉下来,陷入了沉思之中。
“主公,乌桓之众居住在辽东以北数千里的地方,且东边又与挹娄、扶余、高句丽等相邻,那些地方都是民风刁悍野蛮,旷野千里,难以征服,倘若袁谭与他们联合在一起,那将是后患无穷啊。”荀攸道。
“必须即刻设法阻止他们联合在一起。”郭嘉道。
曹操点点头。
曹操心里明白,自己若想平定中原,必须要先平定北方,这是曹操早有的打算,可眼下北方乌桓人要与袁谭联合,这让曹操大为忧虑。此时,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即刻传命“来人,传牵招来见我。”
不一会,牵招进见。
“主公,有何事吩咐?”
曹操抓住牵招的手,喜道,“牵招啊,现在袁谭要与苏仆延等乌桓人联合对抗我们,我知道你从前任过乌桓校尉,和乌桓人相熟,我想派你前去柳城说服苏仆延等人,以朝庭的名义,册封苏仆延为真单于,封踏顿为乌桓王,封那楼为乌桓大人,封乌延为右北平乌丸大人,你看怎么样?”
牵招拱手道,“遵命,在下定当不辱使命,全力说说服苏仆延等人归顺曹公。”
“哈哈哈,好!”曹操有力地拍了一下牵招的膀子,“有你牵招前去定当马到成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