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袁术称帝-《史书三国传》


    第(2/3)页

    陈瑀原本是袁术的手下,曾被袁术上表任命为寿春太守,在袁术与曹操的匡亭之战失败后,袁术逃往寿春,陈瑀不接纳,被袁术打跑投奔了曹操,曹操就让陈瑀在海西驻守。陈瑀在接到曹操的命令之后,心中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便召集部下商议,陈瑀道,“今孙策率大军北上,江东空虚,我们不如趁此机会夺取了他的江东之地,机不可失啊。”

    众将都赞同。于是陈瑀派人秘密渡江,拿着他亲手写的三十余封信到江东各地,让各地豪强作为内应,等孙策的大军一出发,便马上夺取他的郡县。

    等孙策率大军到达钱塘时,孙策在吴郡的亲信飞马赶来,见着孙策,滚鞍下马报道,“孙将军,陈瑀已暗暗联络江东各地及吴郡的邹伦、钱铜、王晟及严白虎趁将军率军离开江东之后里应外合要谋取江东。”

    孙策大惊,忙召众将商议。程普道,“主公,我们当速回丹阳以防贼众起乱。”

    谋士张弘道,“我们虽然平定了江东各地,但各地豪强仍拥兵自重,不服王化,不如借此机会将他们全部铲平,以绝后患。”

    孙策点头,“好,现在我们已快到达海西,我们不要声张,出其不意,先把陈瑀灭掉,然后再挥师南下,扫平各贼众。”

    众将一致赞同。孙策便率军继续北上,等到达海西城下,孙策使人让陈瑀出城迎接,共商军事,陈瑀心虚,不敢出城,孙策见城门大开,守军毫无防范之意,将手一挥,率军便突入城内。

    守城兵将哪想到孙策是来攻城,来不及关城门,孙策已率大军攻入城内,杀散守军,直奔府衙,陈瑀见事不妙,抛下妻小,匹马逃出城外,投袁绍去了。

    就这样,孙策占领海西,俘虏了陈瑀的家人及兵将七千余人。孙策令丁奉镇守海西,自己统领大军返回丹阳,进军吴郡,派吕范、徐逸攻邹伦丶钱铜,程普、周泰攻王晟,自己率陈武、太史慈等将攻打严白虎,不出十日,江东各地皆平。

    于是孙策留吴景守丹阳,自己率大军渡过长江北上,去攻打寿春。

    再说曹操,引大军到徐州地界,会合吕布、刘备的军马,以夏侯惇、于禁为先锋,三路军马,一同向蕲阳进发。

    袁术听闻曹操引大军来到,便令大将军桥蕤引五万大军出迎,两军会于蕲阳界口,桥蕤当先出马,与夏侯惇交战,战不三合,被夏侯惇一枪刺死。袁术兵大败,逃回城内。

    袁术正在惊慌之时,探马忽然来报,说曹操大军已快到北门,吕布一军从东边而来,刘备一军从西边而来,孙策引一军从南边而来,袁术大惊,急聚文武商议。

    杨弘道,“敌人四面攻来,其势威猛不可与敌,陛下速引一军退往淮南,令一将留守蕲阳,与敌相拒,不过月余,敌粮尽必退。”

    袁术点头,即令李丰、乐就、梁刚、陈纪四将分兵四万留守蕲阳,其余将士随袁术南撤。

    袁术刚撤退不出一日,曹操率大军杀到,吕布、刘备、孙策也随后引军赶到,四支队伍各围一处城门,十万大军将蕲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李丰等只坚守城池不敢出战,寿春城城高墙厚,曹操连攻数日也未攻下,只得围城,以待城中粮尽,不攻自破。

    两军相拒月余,蕲阳城内已经粮尽,李丰等四将便杀马以食,熬粥度日,兵士多有饿死者,军心涣散,已无力战斗。

    而曹军此时粮食也已告罄,接济不及,士兵只能吃个半饱,多有怨言者。管粮官王垕来见曹操,焦急地道,“主公,粮食已只能应付三天所用,如不抓紧运粮过来,将要断粮了。”

    曹操道,“可用小斛分配,再延长数日,粮食必到。”

    王垕道,“分配到各军的粮食已减了一半,士兵们只能吃个半饱,若用小斛散,恐怕会引起哗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