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袁绍的初衷-《史书三国传》
第(2/3)页
刘虞为人谦和、勤政爱民,在他任幽州牧的这十几年内对内鼓励农民发展农业,对外鲜卑族人和乌桓人实行怀柔政策,所以当地经济得以迅猛发展,深受人们的拥护和爱戴。
袁绍想到,现在的朝庭虽然还是刘姓家的,但董卓专权,实际上年幼的汉献帝也只是一个傀儡而已,与其这样,不如拥立刘虞为帝,光复汉室。
于是袁绍便北上幽州去找刘虞。见到刘虞,袁绍大哭,“大司马呀,董卓弑君,残杀忠臣,天下震荡,可怜少帝从春上登基做了还没有五个月的皇帝便被董贼给害了,董贼残暴欺天,国将不保了……”
刘虞也落下泪来,“董贼害国害民,必遭天谴!”
袁绍道,“大司马,当今圣上年幼,无法主张朝政,我倒是有一个万全的计策,能匡扶汉室,剪除董贼。”
刘虞喜道,“哦,本初有何高见,快快讲来。”
袁绍道,“大司马也是汉室宗亲,德高望重,您不如就此称帝,高处一呼,各诸侯必然归附,到时我们再挥师南下,董贼必败!”
刘虞吃了大惊,连忙屏退左右,道,“本初何出此言,此事万万不可。”
袁绍道,“有何不可?与其让董贼篡权,不如我们拥戴您称帝,光复汉室,这是民心所向啊。”
刘虞思虑了一下道,“本初心系国事,令人钦佩,但此事若行之必然又使国家陷入动乱之中,此事不可再议。”
袁绍有些失望,道,“大司马,我们拥立您为帝,这是扶危救国啊,我希望您好好想一想,在下先告退。”
袁绍辞别了刘虞,又径往蓟州去见奋威将军、蓟侯公孙瓒。
公孙瓒把袁绍接入大营,先是让袁绍检阅了一下他的白马义从,这才到府上摆茶以叙。
袁绍向公孙瓒阐述了他想拥立刘虞为帝的想法,公孙瓒默然了一会,道,“大司马是什么意思?”
袁绍叹了口气,“大司马不同意,你说这么好的事,他怎么就想不开呢?如果他愿意,我们高处一呼,大事可成啊。”
公孙瓒道,“大司马忧虑太多,这事实难成功。”
袁绍道,“正因为这样,我才来找你,你我再去大司马处劝说,也许他能回心转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