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稳定人心(二)-《重生东汉末年》


    第(3/3)页

    郭斌话音未落,整个庭院之中便爆出了热烈的喝彩之声。

    戏志才看着这场景,心中对郭斌的崇敬之情无以复加。昨日的会议中,当郭斌说起要开办报纸的时候,戏志才虽也隐隐觉得事情不会太简单,可他无论如何亦想不到郭斌思虑之深远,自己听了他的设想,顿生高山仰止之感。

    昨日夜中,郭斌说到要开办报纸,众人尚不能完全理解其用意。可当他说到要让伏龙山庄学堂乃至阳翟县学之中的学子们随着商队云游各地,并将其游历各地的所见所感详详细细地写下来,并发表在报纸上时,戏志才便当场不顾形象地拍着大腿叫好。

    盖因这样虽然不能获得依照阳翟县学中标准地图规格的合格地图,却可以对天下各地有个基本的认识,更是增进民众见识,扩大视野,提高其文化水平的一大利器。日后郭斌若是有需要,便有自己人可作为向导了。再往深里想,这可是能在乱世派上大用场的,这些学子日后随军东征西讨,无疑会成为郭斌的极大臂助。而见多识广,又有文化的士兵,其战斗力无疑也是极高的。

    而更绝的是,郭斌那天下人均可投稿的规矩,实实在在地将报纸的影响力提了上来。从此之后,郭斌集团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得到天下各地的情报,而这情报甚至不需要郭斌掏一分钱,反而还是天下人积极踊跃地奉献出来的。

    盖因郭斌此举实在是抓住了天下人好名的弱点,而又通过行商天下的各地商人推广出去。

    但凡是能将生意做大的,哪里有文盲?如今塞外三城中的商人们又都是中原各豪门大族之中的后生,识文断字自然是不在话下。让他们写一点解说儒道的文章,虽确是强人所难,可若写的是介绍各地风土人情感想文甚至只是游记的话,则不需要如何高超的文笔了。

    自秦汉以来,商人的地位便一再被政府打压,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的不平衡,更是成为许多商人的心病。因此,许多商人在赚钱之余,更高的社会地位便也成为了其诉求。若是能书写一篇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了,那面子可就大了去了。可以发表文章,这几乎便相当于文人了。若是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找个人润色一下也不会太过费事。

      


    第(3/3)页